比較項目
|
傳統鋼筋混凝土(RC)牆
|
加勁擋土牆
|
建造成本
|
牆高較矮者(5m以下),與加勁擋土牆價格差異不大,且隨牆之高度昇高,單價上漲頗鉅。
|
5m以上之加勁牆較RC牆為廉,隨加勁材料價格下降及施工技術提昇,其建造價格不斷下降,且單價不因牆高而有太大變化。
|
外觀
|
混凝土場鑄,一般變化甚少,且牆面品質不易掌握。
|
牆面可採預鑄或植生,能就幾何形狀、顏色、紋理在材料上做靈活的變化,且能與其所在環境相配合,景觀較佳。
|
施工方式
|
傳統施工方式,需要開挖及打設基礎,施工較慢。
|
施工簡易快速,毋需打設基礎,惟精度要求較高。
|
設計理念
|
外穩定;需要牆面與基礎聯結成一體,提供穩定力矩,並增加滑動抵抗力。
|
內穩定;藉加勁材料與上下接觸的土壤摩擦力提供穩定的來源,牆面僅提供額外支撐力量。
|
土壓力
|
呈三角形分佈,當牆高增加時,土壓力增大甚鉅。
|
柔性結構,其土壓力較小,且其分佈略呈長方形,並未隨牆身之加高而增加太多。
|
基礎
|
基礎為剛性,地盤及力呈三角形分佈,承載力要求高,除非土壤特別堅硬,需樁基礎。
|
基礎為柔性,地盤及力呈長方形分佈,在一般土壤情況下,不需要樁基礎。
|
耐震性
|
地震時因背填土無抗張性,而牆面與背填土為獨立之個體,牆面承受因地震而增加之主動土壓力,往返震動多次後,可能造成分離,甚或破壞。
此外,921大地震發現甚多位於邊坡之RC牆因基礎坍陷而破壞。
|
加勁擋土牆提供了土壤中缺乏的抗張能力,且因屬柔性結構,耐震性較佳,尤以回包式加勁材料與土壤合而為一,同步震動,除非邊坡滑動或加勁材長度不足,否則不易破壞。
|